奔驰宝马bcbm8888·(中国)有限公司

教学科研

会计学院青年教师冯婧在《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期刊发表论文

2022年10月25日

近日,会计学院青年教师冯婧(第一作者)、姚永红(通讯作者)、杨俏文合作发表了题为“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External Financ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Input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Moderating Effect Model of Two Interactions”(外源融资对创新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二次交互的调节效应模型)的论文。该论文发表于《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期刊,该期刊属于EI核心检索期刊。

一、主要观点

论文将2010-2019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探讨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以及外源融资对以上两者的交互调节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创新投入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二) 股权融资对创新投入和企业绩效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三)债务融资负向调节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且债务融资的负向调整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债券融资、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商业信用。

二、研究价值

论文的研究结论可作为管理层进行融资决策和对企业运营管理的相关依据:(一)从企业角度出发,要提高创新意识,重视并且加强创新投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并更加有效地利用企业中的相关资源;企业应注意优化和调整融资结构,继续增强创新投入的动力和稳定性,进而提高企业绩效;(二)从政府角度出发,政府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以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此外,可以通过扩大债券市场,减少发行债券的许可条件和增加债券种类来缓解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

三、创新点

论文建立在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运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了二次交互效应的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本项目主要的创新点为研究角度的创新:通过阅读已有的文献,发现很少有学者将融资结构作为创新投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变量,并且也很少有学者对融资结构进行细分研究。本文重新整理研究思路,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外源融资中包含的五种融资方式对创新投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增加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案例。

(图文/会计学院 责任编辑/党晋云)

上一条:管理学院召开机构、人事调整宣布会
下一条:基于胜任力的干部绩效管理体系优化项目进程及阶段性成果汇报在我校举行